一、修辭學介紹(定義、為什麼要學、怎樣學)─為黃慶萱《修辭學》第一篇三章之內容
二、修辭細論:感嘆、設問
三、修辭細論:摹況、引用
四、修辭細論:藏詞;檢討作業
五、修辭細論:譬喻、借代;檢討作業
六、修辭細論:轉化;檢討作業
七、修辭細論:映襯、雙關
八、修辭細論:類疊、對偶
九、修辭細論:倒反、呼告;檢討作業
十、修辭細論:排比、層遞
十一、修辭細論:鑲嵌、錯綜;檢討作業
【參考書目】
一、老師上課教材
1.黃慶萱《修辭學》(增訂三版) 三民書局
→作者是老師的老師。上課都使用這份教材。這本書有厚度,價格當初我買好像是$640,如果不想買書的人,老師在moodle都會掛上自己的上課用的PPT,列印那個也是可以。但是寫作業的時候,老師要求不可以跟課本的例子重複,這點可能就要跟有買書的人借來看。
→個人認為這本書從語言學、心理學、美學、哲學、文學批評等方面來論述修辭格為何這樣構成,黃先生希望能對修辭建構更深更廣的理論基礎。有野心,也某種程度上做到了,是有自己的特色。而且書中舉例豐富,國高中國文課本裡會出現的選文都成為例子了,要當老師的以後應該很好參考,但也害我寫作業時找不到更多例子哈哈
→個人認為這本書從語言學、心理學、美學、哲學、文學批評等方面來論述修辭格為何這樣構成,黃先生希望能對修辭建構更深更廣的理論基礎。有野心,也某種程度上做到了,是有自己的特色。而且書中舉例豐富,國高中國文課本裡會出現的選文都成為例子了,要當老師的以後應該很好參考,但也害我寫作業時找不到更多例子哈哈
二、老師推薦
1.陳望道《修辭學發凡》文史哲出版社
→「前修未密,後出轉精」的前修者。想看修辭學早期學術系統架構可以參考。
→「前修未密,後出轉精」的前修者。想看修辭學早期學術系統架構可以參考。
【老師研究專長】
語言學、國音學、修辭學、古漢語語法、教學語法、中學國文教材教法。
【考試狀況】
1.作業
→講解完修辭格,老師會請你回家找屬於這個修辭格的例子,總共10個句子,要依課堂說明的做分類,打成word檔,A4印出,註明出處、標記例子的哪裡是修辭所在。宣布作業的下一個禮拜交。
→講解完修辭格,老師會請你回家找屬於這個修辭格的例子,總共10個句子,要依課堂說明的做分類,打成word檔,A4印出,註明出處、標記例子的哪裡是修辭所在。宣布作業的下一個禮拜交。
2.作業初閱
→分組進行,10人一組(不一定要認識的,因為不會組間合作。但有可能要幫老師找人。),將當週同學交上來的作業帶回去改,批改標準及繳交期限老師會交代,有不清楚的也可以找老師再次討論。批閱要署名,這個工作也有算分數。
→分組進行,10人一組(不一定要認識的,因為不會組間合作。但有可能要幫老師找人。),將當週同學交上來的作業帶回去改,批改標準及繳交期限老師會交代,有不清楚的也可以找老師再次討論。批閱要署名,這個工作也有算分數。
3.期中期末
→第一大題,給一篇文章,請標示出它有使用修辭格的地方,要寫出辭格小類。第二大題,給二、三個句子,請判斷他們使用了哪種修辭格,並完整闡述此種辭格定義、分類、運用之後能造成的文章效果等。第三大題,給一篇短文或一首詩,請用修辭格的角度做文學賞析。(104學年)
→考試形式老師上課會講解,可以注意。
→考試形式老師上課會講解,可以注意。
4.出席
→老師會傳點名條讓學生簽名。
【課堂狀況】
1.老師想教的東西很多,但是講解的速度偏慢,喜歡演繹、反覆講解一個概念,剛好黃慶萱先生的書籍又寫得淺顯易懂有條理,自己看也可以懂個大概,所以我上課常一心二用做別的事哈哈
2.老師會在課堂上講解寫作業的規定,此時請用心聽,因為如果作業不合格式,老師扣分不手軟。
3.老師上課不太會用麥克風,但是說話聲音偏小,又會有抑揚頓挫,想聽課的坐第三排以後有時應該就會聽不到老師在說什麼(包含講解作業規定也聽不到),可以注意。
4.老師作業以及期中期末批改標準我個人覺得是嚴格的,可以找老師討論為什麼這樣改,但通常不會說贏老師(笑)。總覺得老師雖然上課時盡可能的細細講解如何判斷修辭格的方式,但也只說出了老師腦袋裡資訊的一部分的感覺,還有更多語感、經驗、專業是我們無法汲取的,也因此說不贏老師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